首页

www.umfoot.

时间:2025-05-29 09:18:31 作者:AI如何重塑出版业?专家学者探讨转型之路 浏览量:75385

  中新网深圳5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“推进出版和科技深度融合不是选择题,而是时代必答题。”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27日在深圳举办,在AI浪潮下,如何利用AI赋能,革新传统出版业,重塑融合出版新业态,成为与会人员论道的焦点。

  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看来,数字化最大的意义,是形成新的业态。“所以,出版业的技术应用,必须聚焦在产品与产业创新上,加快专业化、垂直化、体系化内容建设。”

 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刘超表示,在各种智慧教育平台不断崛起、传统教材市场份额不再具有优势的今天,教育出版若不能和算法驱动有效融入,将面临用户黏性的流失,甚至将面临“渠道失语”的困境。

 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,在技术和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,需注重产业向新、价值向善、眼光向外。产业向新即用新技术满足出版需求;价值向善是商业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;眼光向外指的是出版需要注重海内外文化内容的融合。

  阿里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媛也提到,大模型本质是“规律的熔炉”——AI是从数据中提取规律,而非机械复制,数据不再仅是资源,更是驱动决策的生产要素。袁媛提出“快慢思考”融合的AI进化方向——既保留创意灵感,又提升事实准确性,为人类创造力装上“加速器”。技术不再是外挂工具,而是生态重构的基因。

  当天论坛现场,“内容为王”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。“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内容。”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庆强调,要通过立体化开发,将单一图书转化为产业链,最终形成生态圈。

  广东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肖风华称,出版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高质量内容。随着AI进入“结果导向”阶段,专业、精准的垂类数据成为技术进化的“养料”。出版行业能提供的高质量内容在未来会与技术共生,成为技术本身,具有革命性意义。

  与会专家指出,当前内容生产多元化带来诸多挑战,出版社必须拥抱技术,以应对读者需求的升级,在信息过剩时代,要突出内容生产,以精品供给构筑发展优势。

  “未来,没有一个人能忽略AI的存在,AI扑面而来,彻底改变了儿童内容行业的工作方法甚至工作关系,也重构了儿童内容的生产逻辑。”“凯叔讲故事”创始人王凯说,过去,内容创作主要对象是受众,但现在,创作者要让AI理解创作意图,产出不同风格的内容方案。这时候,内容创作者就不只是编剧了,对于内容创作和出版人来说,“AI是工具,互动是手段,成长是目的,孩子是主角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首届CBA俱乐部杯将启 定州迎顶尖职业篮球赛事

M511光影汇超越了传统文旅综合体、景区和剧院的单一运营范畴,引入了亚洲首家超高清8K沉浸探索空间“深空未来”、VR展《永恒的巴黎圣母院》、环境式音乐剧《茶无此人》、浙影时代·M511未来影城等业态。在空间之外,集市、演出、舞会、音乐、放映、展览、互动体验等也轮番上演,为民众提供随挑随体验的文化“自助餐”。

服务奥运会出行的巴黎地铁新线路投入运营

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毕路佳决定逮捕

首班中老铁路(郑州—万象)国际货运列车自2022年3月12日满载塑料橡胶制品从郑州圃田出发,经云南磨憨出境,到达老挝万象。截至2024年3月底,中老铁路(郑州—万象)国际货运列车已累计发运231列,去程班列发运212列,回程班列发运19列,累计货值0.95亿美元,累计货重12.42万吨。列车开行以来,出口货物主要以化工品、植物产品、石膏陶瓷玻璃制品、塑料橡胶制品、机械及其零配件等为主;进口货物主要以纺织制品、机械及其零配件、塑料橡胶制品、植物产品等为主,货物品类由开行初期的相对单一,实现多元化发展趋势。

联播+|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

  教材编写、出版单位须建立教材使用跟踪机制,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教材使用意见,形成教材使用跟踪报告,在教材进行修订审核时作为必备的送审材料。

你杯里的茉莉花茶,很可能来自这个西南小城!

习近平总书记2日在北京出席第四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大家表示:11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从愿景转化为现实,成为造福各国、惠及世界的“幸福路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,将坚决贯彻落实、增强使命担当,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不断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